联系我们

大盘进入压力区 坚决不追涨原则

发布时间:2010-11-02 15:22:00
 

(模糊预测实战手稿收评)

 

2010年11月03 星期三(上午版)

 

【新情况说明】

消息面:(1)道指上涨了6.12点,报收11124.62点,涨幅0.06%。原油期货上涨了1.52美元,报收每83.25美元。黄金期货下跌了6.00美元,报收每盎司1352.80美元。(2)基金准入放宽,允许个人注册公司销售基金。央行超发43万亿人民币引发通胀,推动农产品上涨。建行配股方案落定融资617亿,中行启动600亿配股。(3)创业板解禁股“借道”大宗交易,套现近3亿。国内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乘客方可获得现金补偿。7折优惠利率取消 贷款购房成本,涨幅远大于加息。(4)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较上月升0.9个百分点至54.7%,创半年来新高。机构预测10月份CPI4%,再次加息可能性增大。中方启动铁矿石谈判,定价机制或成焦点。(5)美国会中期选举今开锣,政治僵局危及经济复苏。香港金管局获QFII资格,外汇基金赚731亿港元。欧美日央行本周议息,美联储“印钞”效果受质疑。

今天东南亚9大股市情况:除了印尼,台股和马股下跌外,其他股市全线漂红,其中香港股市上涨了18点。

盘面方面:今天大盘高开后在昨天收盘价一线震荡整理,盘中有涨有跌,最高上行到了3086点,全日收于3045点,比上个交易日下跌了8点,跌幅为0.28%,下跌动量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和煤炭股的回调。两市盘中供水供气,智能电网,核发电和航天军工类股涨幅居前,物联网,计算机,稀土永磁和锂电池类股跌幅居前。两市60%的股下跌,共31只涨停,无股票跌停,两市成交量合计5441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增加了910亿元,增加百分比约为20%,呈现价跌量增的态势。

外围股市和盘面都预示着大盘有反弹回调整理的要求。抛开基本面和盘面变化,我们看模糊预测系统对大盘的分析。

【模糊视点】

昨夜欧美股市冲高回落,A股早盘借昨天收盘时的强势高开,略微下探后,展开上攻,盘中冲破了10263073点的高点,最高上行到了3089点,随后在获利盘的打压下出现了一波跳水,大盘由红翻绿,最终以阴线报收。大盘的日K线显示,由于时间周期1027的压制作用,大盘进行了4个交易日的回调,最大回调幅度为118点。由于以深综指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盘中没有回调的迹象,在其连续逼空的情影响下,大盘被迫重返3000点大关,原本的下降周期突然遭到破坏,虽然说大盘没有回调的迹象,但从其逼近3100点的高位出现的震荡来看,3000点上方依然是风险大于机会。

从模糊预测理论看,深综指继续创了新高,大盘跳空后高开,再次上行至了3000点上方。大盘的下跌没能延续,说明在1026115,要走两波行情,“先下后上”,先下4个交易日,已经结束,目前运行在理论上的“后上”过程,“后上”可能会新高出现,所以接下来,我们向3100点上方做。112大盘虽然创了新高,最高上行到了3089点,从其逼近3100点的情况看,3100点一线压力较大,暂时上不去。从模糊理论来讲此时不是中线建仓的机会,只能坚持短线交易原则。操作上,在急跌过程中,只找模糊预测手稿中股池中有买点的票适量低吸,短线交易为主,只赚5%为目的,有的赚就赚,没赚那就是跌,必须按模糊系统提示的关键点,科学布仓,方能在大盘维稳时赚钱,这样做进可攻,退可守,一年下赚钱最稳定,也是最多的。

所有的预测归根结底要反映到操盘上,模糊预测系统提示的操作攻略就是大盘运行到什么点位,操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当大盘经过一段时间上涨,面临风险区,如目前大盘运行在关键点3030点上方,也就是模糊理论所定义的风险区,大盘随时会出现急跌,一般采取的操作策略就是空仓观望或只找股池中有买点的票,适量介入,并且提示大家只做短线,且战且退。如果短线没做成,相反被套了,这时就要把短线单转化成波段单,按关键点向下有计划的科学布仓。一般的情况下,等其布仓到70%80%的仓位时,大盘这时就会维稳,然后很快就会进入到盈利单。这时再根据仓位,调整操盘计划,如前期我们布仓的成飞集成,最终上我们赚了至少10%以上的利润。

本文数据和案例引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读者(包括手稿用户)如发现有误,欢迎来电指正。根据关键点和时间周期来操盘,证券市场就我一人运作,这种方法能战胜市场, 准确率能达90%,其他的纯预测博文的准确率难过50%,并且发现不对了就要止损。所以你们看到,为什么我发行手稿能成功发行下去,其他的分析师不能呢,因为很多人是普通的思维,陷入了主动预测市场的误区,准确率难过50%。我们的操作方案是,指数运行到什么点位,我该做什么,不主动去预测,被动的顺乎自然规律,准确率就高很多。迄今为止模糊预测系统在该领域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唯一成功的先例。

 

(订阅证券界最便宜 也是最适用的手稿)

 

>>我要订阅电子手稿<<

浏览次数:
将本文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