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底部初露雏形 大盘能否走远

发布时间:2011-05-10 15:32:00

 

(模糊预测实战手稿收评)

 

   2011年05月11  星期三(上午版)

 

【新情况说明】

消息面:(1)道指上涨了45.94点,报收12684.68点,涨幅0.36%。原油期货上涨了3.69美元,报收每桶101.99元。黄金期货上涨了17.86美元,报收每盎司1511.66美元。(215家机构预计4月新增信贷超7000亿,或提存加息。提高资源税税负,扩大环保税征收范围。浙江通报德清血铅超标事件,213家电池企业停产。(3)比亚迪AIPO发行规模缩2成,巴菲特称仍看好。海普瑞解禁高盛或创暴利神话,业内称抛售概率高。证监会表态宝安石墨矿事件,建议受害者提起诉讼。(48成上市高速毛利率超50%,路桥收费业暴利超房产。报告称近三成山西煤老板转型IT互联网。基金增筹6.7亿,东阿阿胶股价逆市大涨。(5)商务部继续对欧美日氯丁橡胶征收反倾销稅。房利美首季亏损87亿美元,再度申请85亿美元救助。美国就业数据吹暖风,欧美股市全线上涨结束下挫。

今天东南亚9大股市情况:南韩和香港休市外,其他股市除了澳洲和台股下跌外,全线漂红。

盘面方面:今天大盘在下行至2865后开始反弹,最高上行到了2891点,全日以接近最高点2890点收盘,比上个交易日上涨了18点,涨幅为0.63%,上涨动量主要来自银行和有色金属股的走强。两市盘中期货,稀土永磁,新材料和化工化纤类股涨幅居前,商业,医药,运输物流和智能电网类股跌幅居前。两市约68%的股票上涨,两市共14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两市成交量合计1609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增加了31亿元,增加百分比约为2%,呈现价升量增的态势。

外围股市和盘面都预示着大盘有反弹上涨的要求。抛开基本面和盘面变化,我们看模糊预测系统对大盘的分析。

【模糊视点】

受到国际油价及商品市场反弹影响,昨晚美股又创新新高,在有色金属板块出现了反弹的带动下,今天大盘出现了高开,随后在下行至2865点附近时震荡走高,最终以接近全日最高点2890点收盘,K线图上显示,大盘已连收了四根阳线。从盘口来看,大盘今天站上了90日均线,接下来可能会收复5日均线。从模糊预测系统看,大盘目前已明显理会了时间周期56的作用,因为大盘已在56附近出现了明显的K线拐点,并且最低点2834点刚好发生在56当天,可见模糊预系统对时间周期计算的准确性。如果在56日前提前知道此时间周期的提示,在56日前后买进股票或做多股指期货,现在应当都是赚钱最多,也是最快的。模糊预测系统在手稿中提示此时间周期至少是两个星期前。

在时间周期方面,在54的模糊预测网中提到:“模糊预测系统提示的大盘5月初的时间周期就是5356,由于最近的时间周期密集出现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时间之内,模糊预测系统常常以一个范围来标明时间周期段。”截止56,大盘的日K线显示,大盘从429开始止跌收阳后,最近5个交易日,已出现了4根阳线。从这5个交易日的K线看,有大阴也有中阳线。从模糊理论解释,就是大盘从429开始就慢慢理会时间周期对大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助涨和助跌,所以你们看到大阴大阳在时间周期附近会交错出现。同时,时间周期56对大盘也有拐点作用,所以接下来的大盘应当主跌浪已经过去,可能更多的是筑底的过程。至510,大盘的走势还是如模糊预测系统描述的那样准确和有规律。接下来大盘反弹持续的时间和高度,目前仅供手稿用户查阅。

在大盘要跌时大多数人还会看涨,在大盘要止跌时,大多数人还会看跌。我分析了这些分析师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知道根据普通的技术指标如价格线来分析股市,不能从时间周期上对大盘的拐点加以把握,这是他们不能正确分析股市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一直主张时间周期是一切技术分析的基础。从模糊预测系统来看,时间周期指的就是大盘的高点或低点,也就顶或底出现的时间,如果在模糊预测提示的时间周期中,大盘的日K线没有出现明显的K线拐点,就是预测出错。由于大盘的在模糊预测系统提示的时间周期中往往会出现顶或底。所以时间周期对大盘有助涨助跌的作用,因为只有出现大的上涨会下跌才会出现拐点。这些东西我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本文数据和案例引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读者(包括手稿用户)如发现有误,欢迎来电指正。模糊预测系统是模糊理论作者黄箫发明的,主要用于分析指数时间周期和计算K线价格关键点的,笔者一直认为股市的运行一定与某种时间周期有关系,最佳的买点和卖点一定就是指数运行的关键点。操作中只要把指数的时间周期拐点和价格的关键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布仓策略是可以战胜变幻莫测的股市的。所以,这些年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很多投资者通过模糊预测手稿也见证了这些伟大的成就。迄今为止模糊预测系统在该领域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唯一成功的先例。

 

浏览次数:
将本文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