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大跌如期来临 等待买点出现

发布时间:2011-04-25 15:14:00

 

(模糊预测实战手稿收评)

 

   2011年04月26  星期二(上午版)

 

【新情况说明】

消息面:(1)道指,休市。原油期货上涨了0.32美元,报收每桶112.66元。黄金期货上涨了9.20美元,报收每盎司1514.10美元。(2)国内多省市菜价急跌,政府组织企业买菜维护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创汇改新高,助缓通胀压力。一季度十三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平均增幅20.6%。(3)因Iphone搅局,诺基亚市场份额首次跌破30%4月逾6成新股首日破发,PE投资回报较骤降5成。国务院批准煤炭应急储备方案,计划储煤500万吨。(4)中国将增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光大银行120亿股H股计划获批,赴港IPO起程。电解铝现有产能逾六成未获发改委批准。(5)印度财政部拒绝向中国产原料药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出手救助葡萄牙,欧债危机进入新阶段。东电被指行动迟缓,导致核电站机组爆炸。

今天东南亚9大股市情况:澳洲和香港休市,其他股市除了南韩和马股上涨外,全线漂绿

盘面方面:今天大盘低开后,最低下行到了2964点,并以接近最低点2965点收盘,比上个交易日下跌了45点,跌幅为1.51%,下跌动量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和煤炭股的下行。两市盘中酿酒食品,消费,商业和3G类涨幅居前,稀土永磁,有色金属,资源和物联网类股跌幅居前。两市约83%的股票下跌,两市共9只股票涨停,24只股票跌停,两市成交量合计2452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增加了74亿元,增加百分比约为3%,呈现价跌量增的态势。

外围股市和盘面都预示着大盘有回调整理的要求。抛开基本面和盘面变化,我们看模糊预测系统对大盘的分析。

【模糊视点】

上周五外围股市大多数没开盘,周末消息面基本上很平静。但早盘上来大盘就承接上周五的弱势开始下跌,股指一度跌破30日均线,并且收在30日均线下方。这是自大盘131突破30日均线以来的第一次收盘跌破30日均线。一般来说大盘失守30日均线,如果不立即翻上去,意味着大盘可能转势。从盘口来看,大盘的重心正在悄悄的下移,顶部拐点已初露雏形,大盘目前的走势有利于空方。从模糊预测系统看,在420的模糊预测网中提到:“大盘过了时间周期415日后,理论上要走一波下跌周期,目前大盘最低下行到了2992点,下跌幅度为75点。从下跌的时间和幅度来看,应当还是没有调整到位。”截止 425大盘跌破420的低点2992点,最低下行到了2964。这说明模糊理论对大盘走势的预测是正确的。

从关键点看,大盘的3057点依旧是多方拦路虎,在大盘的日K线上,我们看到自大盘411第一次见到3057后,基本上一碰到这个点就回落,虽然说418大盘刚好收在关键点3057点,从技术上来说看似要转强上行了,当时很多分析师的确在这一天喊涨说要上行,有些甚至说到3100点不设防。但大盘却最终没有守住3057点突破上行,还是掉头就是一根大阴线下行呢?主因就是大盘上行遇到关键点时,恰好在关键点3057附近,有个时间周期415415418仅差一个交易日。414418这三个交易日,大盘均见过关键点3057点,而在上行中均受制于关键点3057点的压制。模糊理论提示的时间周期对大盘有拐点作用和助涨助跌的作用。所以目前大盘的最高点3067点发生在418,应当是时间周期415的拐点作用所致。

如果提前知道关键点3057点及时间周期415,那么在3057上方高抛股票或作空股指期货应当是最好的点位。实际情况,在大盘见到3057上方时,我们的确提醒用户是这么做了。现在把418的高点3067作为一个拐点向下看,目前大盘运行在下跌周期当中,有关于下跌周期持续的时间和目标位我们已经在模糊预测手稿中详细标明了,目前仅供手稿用户查阅。大盘的日K线显示,328331大盘下跌了4个交易日,最大下跌幅度为91点。418425,大盘目前已下跌6个交易日,最大下跌幅度为103点。这说明大盘虽然在创新高,但创新高后回调的时间在延长,回调的幅度在增大。这意味着大盘的上冲的力量在变弱。从这一点看,大盘接下来的反弹应当是很不平坦的。模糊理论认为大盘下跌的时间一旦超过8个交易日,大盘就转势了,一旦转势,持币观望将是最好的操作策略。

本文数据和案例引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读者(包括手稿用户)如发现有误,欢迎来电指正。模糊预测系统是模糊理论作者黄箫发明的,主要用于分析指数时间周期和计算K线价格关键点的,笔者一直认为股市的运行一定与某种时间周期有关系,最佳的买点和卖点一定就是指数运行的关键点。操作中只要把指数的时间周期拐点和价格的关键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布仓策略是可以战胜变幻莫测的股市的。所以,这些年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很多投资者通过模糊预测手稿也见证了这些伟大的成就。迄今为止模糊预测系统在该领域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唯一成功的先例。

 

浏览次数:
将本文分享至: